工商時報【邱柏綱】

將台灣各領域研究攤開來看,農業在所有領域中領先前茅,超過資通訊等台灣主要收入來源的產業;相較之下,資通訊很多都是買國外的專利、代工,賺的都是辛苦錢,做品牌的不多。

過濾器 水世界但是,農業科技這麼棒,為什麼沒有產業?這和過去農業政策息息相關。過去農業技術都是無償給農民,一直到12年前,農委會的政策才開始改變,由16個試驗研究單位、3千多位研究人員透過技轉方式,濾水器 光頭水讓農企業承接農業技術。

農科院成立至今才兩歲4個月大,因此大家對農科院或許不太了解。為什麼要成立農科院呢?台灣農業至今仍沒有產業鏈的規模濾水器,因而看不見產業鏈中的加值效應,農科院便從農業科技商品化、事業化、產業化、國際化4方向著手,同時針對10個在國際競爭上相對有優勢的產業,做重點的推動工作。而在農科院的產業發展中心裡,便分成4個小組合力協助台灣農業:

一、產業分析組:如同工研院的IEK一樣,研發任何東西都應從產業分析開始,期盼未來產業分析報告可以成為政府決策的依據,與讓業者了解利基在何處。

二、成果加值組:生物技術一定與專利有關,因此必須進行專利的分析與布局、協助業者解決在國外的專利問題;此外,也協助農業技術的評價、分析與跨領域組合。

三、育成中心:和農委會育成中心的「技術育成」作區隔,農科院則是後育成階段,在法律面、募資、上市櫃等給予協助。

四、國際事務組。

簡言之,如何把台灣的農業科技變成商品、成立新創事業、建構產業鏈,透過國際合作,了解各國查驗分析的程序與法規,協助將台灣的農業產品賣到國外去,便是農科院的角色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5natalie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